“西部煤炭航母”将驶上资本市场
实行土壤环境分类监测。
例如,2018年,受特大暴雨洪灾影响,安徽的新汴河团结闸、新濉河枯河闸全流量泄洪,导致下游江苏洪泽湖溧河洼入湖口附近区域近4万亩养殖鱼蟹死亡,众多养殖户损失惨重。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难度高,极易造成生态环境损害。
创新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与损害赔偿市场机制,鼓励保险公司组织专业机构或企业提供应急处置、污染修复、责任认定、损害赔偿等技术服务,提高应急处置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效率。於方说,为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应基于环境风险评估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情景进行充分模拟预测,做好预警准备。於方说,《指导意见》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管理全过程提出了上下游联防联控的重点任务,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事件制定精准、科学的应对措施。针对近年来跨省流域水污染事件凸显出来的协作制度不完善、上下游责任不明确、技术基础保障不到位等难题,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同时鼓励研究机构加强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为突发水污染事件研判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近年来,在我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中,涉水突发环境事件占一半以上。《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流域研判预警、强化信息通报、实施联合监测等。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尽早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措施。
1996年我国出台《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落实一控双达标(即到2000年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工业污染源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空气和地面水按功能区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以增强区域环境保护合力为主线,以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为手段,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在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情况下,更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大气污染减排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将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加快城区工业污染源调整搬迁,集中整治低矮排放污染源,重视解决油烟污染。随后国务院成立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后升级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为我国重大大气污染问题的调查和决策起到了重要的领导、支撑和推动作用。
两控区计划的特点是第一次将控制总量落实到各省级单位及其所属的两控区,明确了二氧化硫达标的城市,并按二氧化硫削减任务安排了重点工程清单。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提出的阶段性目标,有力推动了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结构优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机制基本形成,创造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中国模式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居于高位,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1995万吨,远远高于环境承载能力。随后国务院成立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后升级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为我国重大大气污染问题的调查和决策起到了重要的领导、支撑和推动作用。
在组织落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污染物减排各项规章制度和六大督查中心,相继出台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方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核算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保障了减排工作责任明晰、组织严密、有章可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探索出了一条淡化基数、算清增量、核实减量的方法体系。要制订实施方案,落实工程措施和资金,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对各种违法排污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法律还规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原则,构建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重要制度,规定了相关方的法律责任。2011-2020攻坚克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2年2月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始实施。
本文在系统回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基础上,展望提出新时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1973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1973)》,规定了工业废气中一些污染物的容许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27.8%,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34.5%,两控区增加了2.9%,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37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组织代表团参加了这次里程碑式的会议,也从此开启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征程。严重的大气污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将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加快城区工业污染源调整搬迁,集中整治低矮排放污染源,重视解决油烟污染。两控区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1.4%,涉及176个地市级单元。《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工作目标为:到201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重点区域内所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提出的阶段性目标,有力推动了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结构优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机制基本形成,创造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中国模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5日在考察北京市工作时指出,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
要实现绿色奥运承诺尚有较大差距。城市空气质量也显著改善。
明确国家采取措施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细化对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措施,强化对新生产机动车、在用机动车、油品质量环保达标的监督管理。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
华中、华南、西南和华东仍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但由于全市煤炭年消耗量仍高达2710万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22.4万吨,烟尘年排放量为10.0万吨,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71微克/立方米、71微克/立方米、162微克/立方米。全国46个考核的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25个城市实现了大气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是消烟除尘,着力解决悬浮颗粒物污染和黑龙与灰龙。
新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8小时指标,PM2.5标准限制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导则》第一阶段目标值一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7%,非化石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17.6%,比2012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累计淘汰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20余万台。
动员社会力量之广、治理力度之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关停小火电机组7219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5000万千瓦的任务。
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平均PM2.5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全部超标,广州市PM2.5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在管理层面上,以2008年原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原环境保护部为契机,设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提出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称、总量控制的数量及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企业的控制指标。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在机动车污染方面,199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国家鼓励、支持生产和使用高标号的无铅汽油,限制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大气十条提出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在1996年发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1996)》中,标准限值未变,只是对1997年以后建设的火电厂要求二氧化硫排放实行总量与浓度双重控制,使用低硫煤(燃煤含硫量小于1%)就可达标。本文在系统回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基础上,展望提出新时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创新思路。
火电发电量已达到13273.7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0.25%。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了14.29%,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约束性指标,特别是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6年开始步入单调下降态势。
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复《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要求到2005年,两控区内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0%,控制在1053.2万吨以内(其中酸雨控制区630.2万吨,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423.4万吨),要形成356.8万吨/年的二氧化硫减排能力。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来说,两控区内增加幅度小得多,说明两控区的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